“双节”假期依然是“无预约不出游”。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单钢新27日表示,针对旅游景区,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重点抓好有序开放、预约旅游。目前,各地景区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推进实施预约制度。截至目前,除了部分开放式免票景区外,全国280家5A级旅游景区中已有264家景区建立实施了分时预约制度,占5A级景区总量的94%左右。文旅部也提醒,游客要提前了解和查询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开放、门票预约、客流限制等措施,做到“无预约、不出游”。(9月29日 《中国新闻网》)
景区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大部分的景区,都是历史文化遗迹。对于景区而言,在自身承载范围内的人流量,对于景区来说是一种增益,能够扫去景区的寂寞,让景区有些生气,让景区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踪影。对于景区来说,在人们的参观中长存,与寂寞的长存,显然前者更有利于景区的维护和长存。适度的人流量对于景区而言是充盈,但超过了景区的承载力的人流,带来的则是灾难。过多的人流,往往会挑战景区的服务系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过多的流量对景区的破坏。当旅游变得拥挤不堪,人们的旅行体验,也势必不会太好。
预约出游,可以一定程度上破解景区面临的人流量过多的困境。为解决景区人流超过景区承载力的困境,一些景区首先探索了限制总人流的方式,通过限制票数,让景区的人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而,限制总票数,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若是所有人员都扎堆在一个时段,旅行体验也不会太好。相比之下,预约出游的举措,更加完善。
预约出游,是疫情期间防控出行安全的有效举措。通过让人们实名制预约,要求人们在特定时间段出游,能够解决人流扎堆问题,避免因为人流过于密集而造成卫生安全隐患。在疫情国内外形势依旧严峻的情况下,预约出游,适宜所有的景区。既能够通过总人数控制防止扎堆,还能够通过精细化时间管理,实现人们游玩的动态管理。
让预约出游成为旅游的新习惯。这种习惯的树立,一方面能够为景区合理安排资源提供有效预测,另一方面能够舒适观众出行体验,并且避免景区拥挤或者形成文物伤害等情况产生。当然,预约出游的机制也要不断完善,让预约出游成为更便捷的出行手段,让旅游告别拥挤、变得更加美好。(苏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