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入于心见于行 湾仔街道多举措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来源:珠海文明网 编辑:gdzh_jinqz

  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自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以来,湾仔街道从氛围营造、夯实设施、强化督导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不断掀起生活垃圾分类新风尚。经过数月来的引导和实践,湾仔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由“抓楼道撤桶和点位建设”的攻坚克难阶段进入了“抓优化提升和习惯养成”的常态化阶段,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湾仔社区鸿景花园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

  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让垃圾分类“入于心”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走进湾仔社区鸿景花园,放眼望去,到处设有醒目的垃圾分类指引标识和公益广告,宣传氛围浓厚,让垃圾分类“入于心”。

  在氛围营造方面,湾仔街道结合“民生微实事”,充分利用辖区围墙、电箱等载体,绘制垃圾分类宣传壁画。同时,在街头巷尾、小区广泛增设垃圾分类法律条文、指引知识等宣传栏和公益广告,让居民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此外,为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营造“人人懂分类,全民齐参与”的浓厚氛围,湾仔街道还成立了垃圾分类“讲师团”,深入社区、企业、餐饮商店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宣传和专业指导。近期,“讲师团”走进湾仔海鲜街,向17家经营户进行餐厨垃圾分类培训;在桂园社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新颖有趣的互动小游戏,让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自觉参与垃圾分类行动。截至目前,湾仔街道开展了50余场专项宣教活动,累计覆盖30000人次。

  优化提升投放设施

  打造示范点推动垃圾分类

  老旧小区配套设施落后、居民老习惯难以转变,是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此,湾仔街道选取鸿景花园为示范点,立足强化建章立制、优化提升设施等措施,以垃圾分类前端减量化、投放设施智能化和管理体系立体化的“三化”新思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通过“立于新”的理念打造全市老旧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

  在推进楼道撤桶、点位建设的过程中,湾仔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居民议事协商平台作用,召开居民议事代表会议,广泛听取居民代表对小区内垃圾投放点选址、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实地调研后,鸿景花园顺利将原有20多个垃圾桶调整为5个定时投放点、1个误时投放集装箱及1台智能回收设备。

  为解除居民以往对投放点脏臭、蚊虫满天飞的顾虑,湾仔街道从细节入手,在垃圾投放点配备了洗手池、照明灯、灭蚊灯等基础设备。在误时投放点安装降温设施、添置香薰小摆件。“过了定点投放时间,就会把垃圾桶撤掉,摆上绿植,这样一来,居民就会自觉地把垃圾拿到误时投放点,也美化了定时投放点的环境。”鸿景花园垃圾分类督导员易忠芬介绍道。

  深化督导工作

  提高居民参与度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为切实提高居民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和投放准确率,湾仔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由街道党员干部带头,发动辖区党建共建单位职工、社区志愿者等群体,当起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宣传员”,深入辖区58个投放点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志愿服务,检查前来扔垃圾的居民是否做好分类,耐心指导居民进行正确投放。全面提高居民参与度,让垃圾分类实现“见于行”。

  湾仔社区青少年李沁蓉主动申请做一名鸿景花园垃圾分类督导员,经常到小区进行督导志愿服务。“玻璃是可回收物,过期食品是厨余垃圾”;“现在不是定点投放时间,请您把垃圾拿到误时投放点”……李沁蓉熟练地指导居民进行分类投放,“刚开始的时候,叔叔阿姨们都不习惯,几乎不分类,直接扔进垃圾桶,现在大部分居民都可以正确投放了。”

  此外,湾仔街道还推行“红黑榜”奖励机制,将“优秀榜样”“违规懒虫”进行公示,有效监督记录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同时,采取积分兑换礼品的方式,激励辖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珠江晚报 记者 纪瑾 摄影 记者 赵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