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珠海榜样

谢永武:在小儿科里做“大医生”

来源:珠海文明网 编辑:朱文南
      “谢爸爸!”2024年4月1日上午,回医院复诊的糖糖(化名)一见到谢永武就冲上来不停地撒娇,并向他展示了自己刚刚换掉的第一颗乳牙。
  像糖糖一样,小儿血液风湿科的每一个患儿都喜欢与谢永武亲近,有些孩子会亲切地称他为“谢爸爸”,有些孩子还会向他展示自己用橡皮泥捏的小蛋糕,或者是刚刚学会的算术题。
  这是谢永武与孩子们相处的独家记忆。



  谢永武来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工作已有22年,作为儿科血液风湿科主任,从门诊到病房、从白天到黑夜,他始终把守护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成首要责任,从业至今每天诊疗患儿近100人次,同时负责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的教学、科研任务。工作之余,他还主动联系多家幼儿园,策划开展《我想上学》系列活动,把课堂搬到病房里,努力为在儿科病房里进行化疗的身患白血病、实体肿瘤的特殊孩子上课、组织活动,让孩子在接受治疗的日子里不那么孤单和无助。
  今年3月,谢永武被命名为“第十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做成的,我只是一个牵线人,这些荣誉其实是大家的功劳“,谈及这份荣誉时,他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没想到这一块小角落里发生的故事会被大家看到。”
  小儿内科医生的成长
  1996年毕业后,谢永武便开始从事儿科工作。他坦言,毕业之初,自己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医学生,并没有见识过如今这些复杂的病情,他当时更多地是在治疗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等常见疾病。
  2001年,他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在那里第一次接触儿科血液肿瘤病,并开始了专业领域从常见病到特殊病的转向。2002年7月1日,谢永武来到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工作。
  谢永武每天早上大约6点半出门上班,除了按照排期出门诊之外,他的一天就从查房开始。查房时,谢永武戴着听诊器,一边跟孩子们闲聊,一边帮助孩子们进行身体检查,然后跟其他医护人员讨论和记录患儿的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这是对病人负责”,他认为不管是孩子家长还是医生,大家的共同目标就是把病治好,“能把病治好,这才是医生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建立信任的关键,其余一切都是空谈。”
  “儿科诊疗难度大。不同于成人,小朋友并不会表述自己身体的不适,遇到疼痛只会哇哇大哭。”对他来说,儿科工作既需要耐心,更需要细心。目前,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小儿血液风湿科中患白血病的孩子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13岁,每个人情况不一。但科室里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谢永武都了如指掌。
  从医多年,谢永武深感诸多成就离不开医院的培养、患儿和家属的信任以及家人的支持,也正是因为这份信任与支持,让他不会懈怠自己攀登的脚步。
  “在妇幼几代儿科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儿科从原来的一个病区,发展壮大为小儿血液风湿病区、小儿消化感染病区、小儿中西医结合病区、小儿神经专区、小儿呼吸病区、儿童重症监护室共6个病区,儿童血液肿瘤、风湿免疫、重症、消化、神经等亚专科蓬勃发展。我在这里二十多年,看到了坚韧和传承,如今我作为科室负责人,也会抓稳这一‘接力棒’,带领团队专注学科建设、提升技术能力,以更优质的服务水平保障全市儿童健康。”谈到医院儿科发展时,他说道。
  科室里的“孩子王”
  去年9月底,小达(化名)确诊了急性白血病,“开始发现的时候,孩子的肚子很胀,嘴唇颜色很白,没什么精神的。然后就去医院做检查,查了骨髓就确诊了。”小达妈妈回忆起小达确诊当天的状况,“感觉天都塌了,都不敢相信。”
  “孩子那么小,他什么都还不懂,只知道自己要来医院,”小达妈妈表示,经过大半年的治疗,目前小达的病情比较稳定,性格也比初来医院时开朗得多。“刚来那会儿,都不说话,我都担心他有点自闭倾向,这里的医生、护士都比较负责,特别是谢医生,对小孩很好,很和蔼。后来,孩子慢慢地和医生、护士熟悉起来了,就变得调皮捣蛋了。”



  “小孩子都很单纯,你对他好,他就会慢慢接受你。很多孩子刚来的时候不说话,有些甚至时不时发脾气,但慢慢熟悉之后孩子们就会活泼起来”,谢永武笑道。
  除了与孩子们打交道,谢永武与家长们也相处得很融洽。谢永武表示,家长们在孩子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焦虑情绪,例如面对治疗期间的经济负担和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会承受很大压力。此外,看到孩子进行化疗时承受的痛苦,家长会更加难受。“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安慰、疏导他们。”
  渐渐地,谢永武将自己融入到每一个家庭里,尽可能地与家长、孩子拉近距离,成为科室里的“孩子王”。如今,谢永武的手机里还保存着他拍摄的两年前阿杰(化名)刚来医院治疗住院时期的视频,那会儿的阿杰才一岁,正在参加《我想上学》活动,走路还不稳,踉踉跄跄的。两年过去了,现在阿杰长高了不少,谢永武指着屏幕里问他认不认识这是谁,阿杰看着视频里1岁的自己害羞地低着头。
  守护每一个彩虹色的梦
  每周一下午,都会有4位分别来自本市两所幼儿园的老师来到隔离病区与身患白血病和实体肿瘤的孩子们一起互动。这是谢永武经多方联系,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孩子们组织的《我想上学》系列活动。谢永武说,“病人,首先是人。我们不想仅仅只是治疗孩子们生理上的一些疾病,更想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4月1日下午三点多,岱山幼儿园和新城幼儿园的老师就来到儿科血液风湿科给孩子们上课、讲故事,教孩子们做手工。当天的绘本故事叫《彩虹色的花》,故事的主角是一朵拥有彩虹般缤纷色彩的花,它用自己的花瓣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小动物们。在这个过程中,彩虹色的花逐渐凋零,但它依然坚守在原地,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而当春天再次降临,它的生命也得以延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当天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认识动物、辨认颜色,还通过手工制作收获了一朵属于自己的彩虹花。



  阿杰的姥姥在旁边看着阿杰积极地举着小手想要多回答一些问题,领到老师手中的小贴纸。“他现在三岁半,按正常来说应该已经上幼儿园了。还没生病的时候我带着阿杰去上过几个月早教课,他特别听老师的话。现在到医院来听幼儿园的老师的课也很积极。”阿杰的姥姥说。
  来自岱山幼儿园的老师陈瑾第一次来这里讲课,经过一个下午的相处她觉得,“这里的孩子们还是缺乏与外界接触的经历,所以还需要我们多来这里带他们一起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能有一个机会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带给孩子们快乐,感觉非常有意义。”
  课程结束后,阿杰把彩虹色的花瓣贴在了自己的左胳膊上,期望着绘本故事里那朵彩虹花也能够帮他度过这次治疗,在寒去春来后同他一起迎接新生。
      这也是谢永武与其他医护人员尽力守护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