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随着“文明祭扫”观念的深入人心, 我市大多居民舍弃了传统“焚烧纸钱、抛撒冥币、燃放鞭炮”的祭祀方式,而通过鲜花、祈福、音乐、网上祭奠等绿色环保的方式来缅怀先人,文明祭祀已成为我市清明祭扫的“主旋律”。
近日,珠海市各大墓(陵)园纷纷迎来现场祭扫人流高峰。3月26日走访发现,不少市民利用周末冒雨祭扫先人,墓园周边交通秩序平稳有序,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逐渐成为市民文明祭扫新风尚。
一座以青春活力著称、建市仅44年的年轻城市,能否培育出享誉全国的经典文化?珠海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3月24日,伴随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两部入选中宣部第十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优秀作品 ——珠海原创话剧《龙腾伶仃洋》、珠海作者陈继明撰写的长篇小说《平安批》再度受到瞩目。这也是继2019年《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以及珠海市文艺精品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项目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后,珠海本土原创作品再次上榜。 短短几年时间,接连四部作品入选,珠海在文化领域的丰硕产出令外界惊叹。其中,《龙腾伶仃洋》的获奖,更是实现了珠海在舞台艺术最高奖项零的突破。
根据《珠海市实体书店扶持办法(修订)》有关规定,现就2023年度实体书店扶持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雷锋同志是志愿者的精神标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珠海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珠海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雷锋精神滋养着城市文明之花绽放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以雷锋为榜样,近年来,珠海市上下积极投入到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中,公益理念深入校园,走进企业和社区,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带动身边更多人加入其中,为这座城市的文明进步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齐心协力将珠海打造成一座温暖有爱的“志愿之城”。